最新文章
報名通道
艾灸是一種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法,早在中國古代,人們就利用艾灸治病保健,為何艾灸能起到這些作用呢?用艾灸來日常保健有什么好處?在使用艾灸時又要注意些什么呢?接下來就跟重慶六合學校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艾灸的原理
艾灸是將艾條或艾絨,放置在體表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灼,熨燙或貼敷,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作用,通過經絡的傳導,起到溫和氣血,扶正祛邪,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平衡,達到防病治病,養生保健的目的。 艾灸療法的作用機制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,這種溫熱刺激可以使局部皮膚充血,毛細血管擴張,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,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,使局部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,促進炎癥,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,還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物質的擴散,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,發揮鎮靜,鎮痛的作用,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。
二、艾灸的好處
1、提高免疫力
艾灸的許多治療作用也是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實現的,這種作用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,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,高者可以使之降低,并且在病理狀態下,這種調節作用更明顯。此次抗疫,艾灸表現突出,被運用到預防、治療、愈后保養中,受到廣泛認可。如何用艾灸來預防疫情,重慶六合學校何林惠大師工作室醫科大學的專家,在直播中專門講解過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了解一下。
2、治療疾病
艾灸對各種急性疾病,危重疾病的治療和搶救都很適用,還可用于虛損,慢性疾病的滋補與調理,包括內科,外科,婦科,兒科以及骨傷,皮膚,五官等科的二百多種疾病,都可以采用艾灸療法治療,并且療效十分明顯。
3、健脾益胃
在中脘穴施灸,可以溫運脾陽,補中益氣,常灸足三里,能夠促進消化,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,以濡養全身,收到防病治病的效果。
4、祛濕散寒,通絡止痛
艾灸的時候,艾火的熱力能透過肌層,向下行氣,所以艾灸有溫經散寒,活血止痛的功能,對風濕,痛經,閉經,胃脘痛,寒疝腹痛,泄瀉,痢疾等病有療效。
艾灸調理范圍廣,無毒副作用,是中醫有效的治療手段,能有效調理機體的生理功能,增強身體抵抗力,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。而且艾灸療法簡單易學,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施灸取穴手法,自己在家里也可以施灸調理身體;再者,艾灸法治療的病癥廣泛,有著“一炷著膚疼痛即止,一次施灸沉疴立除”的神奇療效。
三、艾灸適應癥
可治療寒凝血滯,經絡辟阻引起的各類病癥,如風寒濕痹,痛經,閉經,寒疝腹痛等。
可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及中焦虛寒,嘔吐,腹痛,泄瀉等癥。
可治療脾腎陽虛,元氣暴脫之癥,如久瀉,灸痢,遺尿遺精,陽萎,早泄,虛脫,休克等癥。
可治療氣虛下陷,臟器下垂之癥,如胃下垂,腎下垂,子宮脫垂,脫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癥。
可治療外科瘡瘍初起,或瘡瘍潰久不愈,有促進愈合,生長肌肉的作用。
肝陽上亢之癥可灸涌泉穴治之。
重慶艾灸培訓 重慶中醫免費培訓
電話:023-63839688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咨詢熱線:18983922665 18983768298 18996384573
18983922279 17353102698
地址:一校區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金湯街53號(通遠門金湯大廈)
二校區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金湯街通遠樓底層(婦幼保健院旁)
訂閱號
服務號
渝ICP備11003565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0511號 網站地圖 | RSS | 百度地圖 (部分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)